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

村上信明教授演講:清朝の蒙古旗人




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十點,村上信明教授蒞臨中正大學歷史系演講,講題為:「清朝的蒙古旗人」。村上教授現為日本創價大學副教授,長期研究清朝的蒙古旗人與藩部統治的關係,已發表多篇相關論文,並著有專書《清朝の蒙古旗人-その実像と帝国統治における役割》。

演講一開始,村上教授為同學介紹日本的清史研究概況。他著眼於大清國統治的多面性, 說明在日本「清代史」與「清朝史」的差異與研究脈絡,並說明其研究取向與今日「新清史」的異同。村上教授接著帶出這次演講的主題:蒙古旗人及其在清朝統治中的角色。
















根據村上教授的研究,編入八旗的蒙古人,雖然與遊牧生活漸行漸遠,但直到清代中期,仍保有其蒙古特質。滿洲統治者對蒙古旗人的蒙古特質頗為重視,蒙古旗人被任用於藩部統治,使清朝的治邊更加順利。

蒙古旗人的蒙古特質,主要表現在蒙古語能力與藏傳佛教信仰兩方面。入關後蒙古旗人漸丟失其語言,但仍有部分蒙古旗人保有此能力。由於滿洲統治者刻意讓蒙古旗人保有自己的語言,因此在雍正朝以後,出現了一批被任用於理藩院處理蒙藏事務的蒙古旗人。

在藏傳佛教信仰上,蒙古旗人入關後並未丟失其信仰。村上教授舉《百二老人語錄聖道與佛教》一文為例,說明蒙古旗人是從「蒙古人認同感」的意識來繼續信仰藏傳佛教。他說蒙古旗人不但認為自己不悖於儒教,而且更認為他們的信仰有助於藩部統治。蒙藏地區的首領,因為蒙古旗人信仰藏傳佛教而認為他們與自己有相同的價值觀,而西藏部分首領,亦通蒙文,因此他們也認為蒙古旗人較易溝通。


演講結束後,同學們踴躍提問


甘德星老師與村上老師於研究室對談

    演講後討論熱烈。滿洲研究班蔡名哲、林書寧、王婷分別就「蒙古旗人的藏傳佛教信仰問題」、「初入關之時的蒙古旗人文化展現問題」、「雍乾時期八旗蒙古的人數異動及人口來源問題」向村上教授提問。歷史系郭秀鈴教授與大學部連承唏同學則以比較歷史的角度,分別就現代國族的語言政策、西方王權與教權問題,與村上教授討論清朝統治的特殊性。


(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蔡名哲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