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

康熙遺詔有滿漢蒙三體本嗎?


沈陽遼寧省檔案館新館展示的滿、漢、蒙三體康熙遺詔


2


0138月遼沈晚報主任記者王志東所撰寫「康熙遺詔」曝光 揭秘雍正沒篡位」一文中說沈陽渾南遼寧省檔案館新館收藏有「康熙遺詔」,此遺詔用漢、滿、蒙三種文字寫成,與已知台北、北京四份遺詔不同。


遼寧省檔案館新館清代皇家檔案展廳展出的《康熙立儲遺詔》。
北國網、遼沈晚報記者查金輝攝

因此,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長黃進興院士說這應是新發現的第五份遺詔。2014年2月10日,聯合新聞網記者何定照在其新聞稿「遺詔蓋有御璽 康熙確定傳位四阿哥」中報導說:


黃進興指出,康熙遺詔當時應由文書官抄了幾十張,以迅速傳出聖旨,不過至今只存四張,遼寧去年另發現一張。

其實,遺詔非檔案館藏品,而只是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遺詔(京甲本)的翻拍照(見下)。遺詔上只有滿漢文,沒有蒙文,熟知清代遺詔製作的學者皆知之 。請參看甘德星:新清史理論之盲點:大清即中國.滿文康熙遺詔(台茂本)研究


展櫃內的遺詔乃「京甲本」的翻拍照

2014年12月初,滿洲研究班蔡名哲至瀋陽考察時,曾就此事向檔案館的何榮偉先生查詢,證實了遺詔並非原件,而是「京甲本」的複製品

這個所謂「滿蒙漢三體」的康熙遺詔在廣東(2005)、上海(2005年) 深圳(2007年)福建 (2012年)都展覽過,可是卻從來沒有人指出展品說明的錯誤,以致以訛傳訛,連黃進興院士亦誤以此遺詔為新發現。如果遺詔有第五份,那應是已知的「台茂本」。

另外,黃院士於訪問中說前幾年借給台灣故宮「雍正—清世宗文物大展」的遺詔上沒有蓋玉璽。聯合新聞網報導謂:


史語所所長黃進興笑說,文物館遺詔兩份中,只有一份蓋有康熙御璽,真實度高,我們都借故宮沒蓋御璽那張。

此話並不正確。中研院所藏的台丙本及台丁本都用印。



節錄遼沈晚報主任記者王志東的報導如下,以備參考:


「康熙遺詔」曝光 揭秘雍正沒篡位


  雍正皇帝繼位,民間及野史傳聞甚多,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矯詔篡位,認為康熙帝本想傳位于皇十四子胤褆,而皇四子胤禛(後來的雍正)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「傳位十四子」改為「傳位于四子」。

  近日,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度展出的「康熙遺詔」對此給出了答案:沒篡位。

  建築面積是現在省檔案館6倍大的遼寧省檔案館新館今日對外試運行。新館地處沈陽市渾南新城的核心區域,市民只要拿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即可免費查閱近百萬卷明清以來,涉及遼寧各個歷史時期的解密檔案。


  可查閱百萬卷解密文件
  新館地處沈陽市渾南新城的核心區域,是未來城市主要的地標性建築之一,與遼寧省博物館、科技館、圖書館共同組成遼寧省重要的文化建築群。

  原來的省檔案館在省政府院內,進出有武警把守,需拿相關介紹信到相關部門辦理手續才能進入,而新館與其到相鄰的遼圖新館、遼博新館並無多大區別,借閱檔案只要出示身份證、軍官證甚至居民戶口本等證件都可以。

  試運行期間將對社會開放,可查閱館藏電子檔案、微縮檔案和數字化的已公開的現行文件。開館時間為每周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4時。

  此外,新館還將開放3個常設展覽。清代皇家檔案館、遼寧記憶展覽和中國檔案精品展。


  「康熙遺詔」首亮相
  記者看到省檔案館收藏的「康熙遺詔」用漢、滿、蒙三種文字書寫同一內容。省檔案館專家介紹,雍正即位後,始建秘密立儲詔書,封于匣內,高懸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,皇帝死後取出,昭告天下。

  這份詔書完全可以證明雍正的合法身份。因為傳位詔書中的滿文中,「于」和「十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,沒有矯飾的可能,而清代漢文詔書中用的都是繁體字,「於字和「十」字在字形上相去甚遠,難以更改。



(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